立即下载
梅山文化园学习之旅 在时光隧道里穿越千年
2025-05-09 18:10:45 字号:

梅山文化园学习之旅 在时光隧道里穿越千年

梅山文化园学习之旅 在时光隧道里穿越千年

文/肖双良

“鸡鸣狗吠鸟欢闹,桃妖花红茶飘香。”当第一缕晨曦穿透薄雾,洒在梅山文化园的青石板路上,茶园里袅袅飘起的炊烟与山间升腾起的薄雾缠绵交织,见到陌生人的小狗警觉地吠叫了几声,跑到我面前又友好地转起圈来,我仿佛卷入了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,一幅宛若仙境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,美丽得让人痴迷。昨晚到的时候感觉,大巴车跑在一条弯弯曲曲没有尽头的山路上,可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梅山清晨,每一处古建筑,每一声鸟鸣、每一缕茶香,一半是烟火人间,一半是桃源幻境,仿佛都在诉说着梅山文化古老的传奇,以及新时代梅山人一代代的传承、发展、创新带来的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蜕变。

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前行,映入眼帘的是用一块块方石堆砌起来的石柱图腾,它们爬满了向上生长的野草藤蔓。在这里最多的建筑材料是木料,其次是石材。倾注了梅山文化生态园创始人姚志斌、张青娥夫妇半生心血的梅山文化博物馆,收藏了大量关于梅山文化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,从猎枪、弓箭到各种生活器具、傩戏面具等历史文物,重现古代梅山文化,其建筑的外墙全部都是用石块垒成。园区正门口的两座石砌寨楼,古寨炮楼、石柱、古戏台、武生门等组成了园区石文化重要景点,无一不展示着梅山文化的独特魅力。而吊脚楼群、风雨桥群、夕照亭、日月亭、筒车、油榨房、梅山古典文化讲习室、梅艺村等建筑,全部采用木料榫卯结构,模拟古代梅山山民生活方式,依山而建,飞檐翘角如展翅的苍鹰,再现梅山文化峒国风采。漫步在梅山古街,神游在梅山文化博物馆,“春日游山欣有得,静时揽古极其娱”“云山一枕清溪梦,月影三人太白楼。”等名人名联随处可见,风雨廊桥、亭台楼榭、灯笼栏杆、远山云雾,无处不展示梅山文化的魅力。掩映四周翠竹丛中,双手撑地倒立,双目炯炯有神,抬头直视前方的梅山神张五郞,仿佛在向奠拜者讲述着梅山汉子勇毅和智慧的古老故事。一路上且走且停的漫步,宛若穿越千年,迷恋于叶梦笔下神秘、神奇的“香格里拉”,与古人前贤隔空对话。

惊叹梅山文化园的时代魅力,让钢筋水泥的都市人弯下腰,去触碰土地的温度;让追逐效率的时代慢下脚步,去聆听山风的絮语,在一罐茶、一首歌、一夜星辰中慰藉忙碌却又心无归处的灵魂。在梅山古街临水而建的吊脚楼的茶室里,我见到了梅山文化园传奇式的创始人张青娥女士,优雅中透露出一种仿佛与生俱来、梅山人独有的沉稳和坚毅。20世纪90年代初,她凭着借来的250元人民币与爱人一起闯往了遍地生金的深圳沿海。从打工者到企业掌门人,她硬是凭借梅山人的智慧和吃苦耐劳霸得蛮的湖湘精神,成功闯出了一片天地。功成名就之后,她毅然返乡,承包了2600亩荒山,投资1.5亿元,创建“梅山文化生态园”,再次创业,领着乡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。

氤氲的热气裹着茶香漫过指尖,窗外细雨轻敲竹帘,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随着茶汤浓淡流转,那些困境与突破,在黑茶特有的陈香里酿成回甘,岁月的况味在茶香中悄然沉淀。传奇就如数千年的梅山文化,现实与传统的交织,仿佛时间隧道里穿越千年,留下的令人永久的回味。

来源:威廉体育官方app下载苹果

作者:肖双良

编辑:符环宇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首页
返 回
回顶部
Baidu
map